A-A+

蒋方舟:你们不要再假装理解90后

文/蒋方舟X 磨铁图书第三编辑中心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仅仅几年时间,这种对青春的打压和不认同现在突然变成了一种对青春毫无原则的赞许,或者是毫无原则的鼓励。

前两天看到消息称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退休了,我特别感激钱老师的一件事就是,我12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正在发育》,我在北大附近做了作品的研讨会。现场所有的人几乎都是一拿到出场费赶紧走,或者是吃顿饭就想撤,没有人认真去谈论我的书,甚至都没有几个人认真地看过这本书,大家都在展示自己年轻时写的是什么,现在的小朋友写的不值得一提。只有钱老师,那时候他已经70岁左右,他认真地看过我的书,而且写了几万字的演讲稿,后来发表在《读书》杂志上,他每一个字都看过。

我的文章里面甚至会出现一个班级的女生比谁的胸部大、谁的胸部小,这样的情景,包括我妈的婚外恋我非常生气之类的,其实我觉得非常惭愧,但钱老师每一篇文章都看过。从一个70多岁德高望重的人嘴里去讲述一个小学班级的女生去比胸部大小的事,是多么魔幻现实主义,我当时很尴尬,但是他就会很认真地看我写的每一个字,而且他给予特别大的表扬和支持,因为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年轻人的人。他特别喜欢在中学、在小学,这样跟年轻人去接触。

你们该怎么对待90后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钱老师写的《我的告别时刻》,他里面有一段话,他说对于70后、60后我了解,80后我了解一点点,90后我完全不了解。他非常诚实,他承认自己是完全不了解90后的。

但是我们现在会看到很多人假装自己了解90后的年轻人,我经常被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去参加很多广告商的活动或营销会之类的,经常会出现一个PPT,上面是一个戴着棒球帽,穿着一个印着脏话的体恤,戴着一个耳机的年轻人,旁边配以“我就是我,青春就是任性”之类的文字,背景音乐配以汪峰的《怒放的生命》这样的歌。你会看到基本上是40岁,穿得很体面的中年人,自以为很时髦,经常冒出什么“也是醉了”,或者“挖掘机到底哪家强”之类的,很恶心的网络词跟你交流,自己以为非常时尚,但其实听到的人会很尴尬,他们其实是在假装了解90后,他们假装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去讨好90后。

我们在想,年轻人某种程度上得到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夸奖,为什么?仅仅是因为我们是巨大的消费群体吗?而我恰好也认为,当你不负责任地去把很多的类似于追逐梦想,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永不退却之类的话去告诉年轻人,仿佛这样你就会获得成功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我觉得正确的方式是,你应该去解释一个真实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蔷薇色的光芒和泡沫的世界,一个年轻人真正要面对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

90后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好的时代吗?我觉得如果我是90后,其实要面对的东西我自己挺害怕的。我要面对的一方面是人力需求的减少,前段时间我去采访Google的一个首席科学家,他在做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深入学习,当我们想到机器人的时候,就会想到扫地机器人,特别笨重地扫来扫去,他说不是这样的,他在做机器人大脑的深度学习,像一个孩子去学习语言,学习数学一样,就像人一样的学习。

他现在的进展是,他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做到从一些狗的照片里面自觉地识别出一张猫的照片,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说明机器人具备了一定的智力,他说现在机器人的智力已达到两到三岁小朋友的水平,而且这个进步是飞快的。所以当人工智能真正实现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职业不再被需要,最显著的比如学会计、学股票、学基于商业管理、人力管理的职业,很多职业不再被人需要,因为全部可以被机器或者人工智代替,这在十年之内,二十年之内就会发生的。

第二个要面对的就是放缓的经济增长。我们在座各位都有感觉,我们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钱。

要面对的第三点就是资本与阶层的互换。黄仁宇老师之前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大历史》,他在里面讲到说,中国的社会就是一个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社会,其实就是subway(赛百味),上面一层面包就是所谓的权贵和大量资本会聚的人群,底层的就是农民,中层是指因为缺乏法制而用道德维系的中间阶层,而他们一层一层的阶层也是固化,大家上不去,也下不来,就是这样。

而这个社会阶层到现在都没有那么大的改变,所以并不是说这种阶层的上升无法实现,而是从古至今他都是前所未有的艰巨。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忽然从卖报纸的变成了什么大亨,或者类似马云这样的故事,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他们的阶层要上升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就是资本与阶层的固化。

第四点,我们没有去尝试过真的自己能够对社会产生特别大变化和特别大影响的时候。我去年去了台大,台大有一个广场,大学生会把他们想要跟社会沟通的话写在上面。当时看到,最下面写着:“害怕失去的人们你们好吗?”当时我去看了一个话剧,那个话剧也是台大的学生自己排的,叫《玫瑰色的国》,话剧讲的是台湾从几百年前到2050年的社会变迁史,他们自己去演台湾的政治变化以及对人的影响。

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海报里有一句话:我会记得这年代里你做的事情,你在曾经不仅是你自己。这是张悬的《玫瑰色的你》的歌词,他们用在了海报上。当然他们把那个社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其实是不得而知的,因为社会进程还在发展的过程中,但是我觉得他们至少有一点比我们幸运,就是在于他们真的能够在这个社会当中打造自己的参与感。

我去问台大的老师这种变化,他就给我讲,原来台湾年轻人就是“小确幸”,我去开一间咖啡馆,去开一个小小的书店,有一点点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就够了。现在当他们忽然发现“小确幸”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争取更大层面的社会进步,开始关注环保、人权、民主进程之类的,他会关注和参与这类事情,他们已经从物质时代变成了后物质时代,那真正是我所说的可能我们现在阶段没办法实现,但是我相信很快就会实现的,我们现在在社会和政治参与上暂时是感觉到无力的。

这到底是一个好的时代还是坏的时代?我的想法是没有好的时代和坏的时代,所有的时代都是差不多的,也没有一个所谓特别优待年轻人、崇拜年轻人的时代,或者特别打压年轻人的时代,时代永远是这样的。就是给少部分人机会,而拒绝大部分人;你赞扬少部分人,批评大部分人;你允许小部分人上升,而让大部分人甘于平庸。所有的时代其实都差不多。

如何去克服这个时代

我们要做的是在自己身上去克服这个时代,如何才能在自己身上去克服这个时代?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句子是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去克服这个时代。我上大学以来坚持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坚持减肥,大学毕业的时候以60公斤体重宣告失败,另一件事是坚持不听课,不幸的是成功了。我不是完全不听课,我是有选择地不听课。

因为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同宿舍的同学早上六点多就去图书馆,我每次都是八点多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我就慢慢悠悠去教室,拿着两三本书,到了晚上最后一节课就看完了,再把两三本书里我摘抄的内容,大概几千字录入到电脑里。这样四年下来会有两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那时的生活就是周末去买书,其他时间看书,生活非常简单,没有互联网,没有谈恋爱,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我感觉自己这段时间进步最快。

后来我发现,有很多的人都在这个时代或者那个时代去进行一种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我看过“棋圣”吴清源的自传《天外有天》,他在自传里提到一件事,他四五岁的时候在北京的四合院下棋,每天都下棋,生活当中只有棋,有一天他爸爸就从外面回来说,外面有几个学生在闹事,没关系,你们继续下棋吧。其实那就是著名的“五四事件”,当时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是有几个学生在闹事。包括卡夫卡的日记里面也有类似这样的事件,他日记里写到,今天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去游泳了,碰见了谁,我们怎么聊了文学,整个世界大战在他的日记里面只有一句话而已。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脱离于时代的,或者他们非常幸运,没有受到这些干扰。生活中对其他人来说或许非常有用的东西,比如手机、互联网,对于有些人来说根本是无用的。他们是不是天才呢?后来想,唯一的天才其实并不是做哪件事情特别有天分,而是他一旦要做一件事情,其他一切都不存在,其他没有什么能够去阻挡他。

并不是让大家扔掉手机去过苦行僧的生活,其实不是。而是有时候我们要认真地去想一下生活当中这种变得越来越富裕的工具,你要想一下它带给你的是脆弱和焦虑多,还是带给你的自由和快乐多?对我来说他已经带给我越来越多的焦虑和脆弱,所以我觉得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是应该回归一种简单易行的生活,不需要依赖太多条件就可以生存,而且永远有会还的空间的生活方式。

第二点是用独立精神去克服这个时代。上个月我去南京师范大学去做了一个讲座,现场一个学新闻传播的大二女生和我说了几点。她说,我觉得你这么成功,你假装去了解我们的苦闷,你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第二点是,你给我们熬这么大大的一锅心灵鸡汤,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她说的第三句话,你说的这些东西你自己能相信吗?

她说的话,我其实到今天还在想。其实,在我的理解里,我真的觉得没有成功的人,没有成功的人生,我觉得只有成功的事情,比如说他做了一个成功的企业,他拍了一部成功的电影,他写了一部成功的书,但是我不觉得存在成功的人生,我觉得任何人的人生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委屈和不甘,任何人都是这样的。

她说的第二点,你跟我们说的这些心灵鸡汤我们每天都在喝,到底有什么用?我当时在想,确实是这样。我觉得一个人他有多虚弱,他才会去靠心灵鸡汤这样的东西去喂养。需要心灵鸡汤吗?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也是需要的,但是并不需要那么频繁,我有一句特别喜欢的话,是尼采说的,他说那些让我们醒悟的东西往往让我们觉得痛苦,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克服,但是周围一些事情往往是让我们去醒悟的。

她说第三点,你自己说的话你相信吗?我到现在我还在想。高考结束我去了四川,我当时在北川走了一整天,北川就只有一家卖吃的,是一个卖猪蹄的,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那天特别饿,我就买了七八个猪蹄,我就坐在马路牙子上啃。我旁边也坐着一个老头,然后就拿个猪蹄给他,然后和他聊天。就和他说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样的话,他漠然地点头。后来他就讲,他有一个20多岁的女儿,当时在农业局工作,他和女儿在家看电视,因为他身体不好,所以他就坐在沙发上等死,然后他女儿20多岁,跑得很快,很快地跑下楼,他就直接看到他的女儿被楼压死。我当时就很后悔,我和他说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关于相信和不相信,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我们的不相信是经验性的。因为我们会发现,不是没有好的东西,只是这些好的东西有些太微弱,太短暂,来不及相信,它就在阳光下蒸发掉。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相信其实又是惯性的,就是我们习惯性地相信一件事。所以我们相信未来是可以变好的,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一直会变化,我们相信很多事情是有别人来做。我在一个人的日记里面看到,他说永远不要习惯这样的生活,永远不要因为一个配不上你的社会而降低自己的标准。因为当你习惯去相信的结果就是你去适应它而丧失了改变它的动力和能力,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所以你开始习惯性地等待被拯救也好,等待被改变也好,等待被时代冲到下一个时代,我们的相信是惯性的。我们总是觉得很多事情不必改变她就自然会发生。

所以最后我要说,你可以不相信这个世界,因为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我真的不相信。但是你至少可以相信你可以克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庞然大物或者是一个你无法战胜的东西,你没有办法用个人的力量去完全扭转它,但是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去克服它。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蒋方舟:你们不要再假装理解90后 | https://mj.facekun.com/5036.html

102句描写雨的优美句子优美语句摘录

102句描写雨的优美句子优美语句摘录
  1、不一会儿,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紧接着打了下来。     2、窗外的天气就像是你多变的表情。     3、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4、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5、春雨是一年雨季中最温的。春雨下起来,就如千缕万缕细细的银丝,带着冬季残...

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