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怀念远方亲人及老婆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重的豪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变成古诗词中的体裁,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厚意绵邈,却不多见。诗是经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深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边共此刻”二句寄景抒发,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素而天然的言语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儿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宽广壮丽的动听现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悠远难测,就天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怀念。他梦想,遥隔天边的远人.此刻能够也在对月想念吧。诗中人不说个人望月怀念对方,而是梦想对方在望月怀念个人。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予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边共此刻”句,是从谢庄《月》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边构成雄壮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梦想,诗人奇妙地把写景和抒发交融起来。写出互相共对皓月之境,又包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梦想的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想念”二句,是说多情人仇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想念而今夜不得入睡。这是对诗中人由梦想而回来实际,由望月而转身寝息的对立心境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进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片面豪情颜色。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重的豪情!

  按律诗的需求,颔联应是整齐的对偶,但此诗却选用流水对的格局,这当然阐明唐代前期律诗尚无严厉的需求,必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面貌,另方面此联选用流水对的方式,跟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亲近,连任而下,天然活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今夜想念,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心爱,所以披衣步出室外,单独对月仰视凝神,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珠沾湿了衣裳方觉悟过来。这是一个因想念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形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进想念,诗人心机腾跃,梦想月光能变成所怀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梦想变成实际!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辰,此中情形,甚有“此刻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心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整齐,抑扬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怀念之情得到充沛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形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胜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怀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临月华不由自主地发生把月赠送远人的主意。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胜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发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怎么办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怀念远人的深挚豪情,使诗的怀远更为详细、更有含蕴。诗便在这绝望和期望的交会集戛然收住,读之尤觉神韵深远。

  《望月怀远》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发目标。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冷静,把月写得秀丽。望月念远,想念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形,诗人娓娓道来,亲热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着,又不浮滑,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体现的心意是冷静纠缠而不见感伤,言语是天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个性对今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https://mj.facekun.com/474.html

有关春季的诗句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有关春季的诗句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作品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an)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liao)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