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赏析 这首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
◆作者:杜审言 年代:唐朝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僧志南 年代:宋朝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者:宋祁 年代:宋朝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高鼎 年代:清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韩愈 年代:唐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徐俯 年代:宋朝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王涯 年代:唐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