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

“陆机才多岂自保”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陆机才多岂自保”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陆机才多岂自保的下一句是“李斯税驾苦不早”。整句: 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 杂曲歌辞·行路难(其三)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赏析  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读者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就拿这阕《清平乐》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