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七夕爱情诗词: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赏析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

    全词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苏轼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渺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缑山,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缑山仙去,故云。“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别家人,飘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离,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然。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历,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行比况。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牵牛人告诉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

    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词人借用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语双关: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诗赏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句名句的意思是:          指别国的贤才可以用来治理本国。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关于长江的诗句,描写长江的诗句

关于长江的诗句,描写长江的诗句
以下是关于长江的诗句,描写长江的诗句很多,下边是小编收集的16首诗句,请您欣赏。 关于长江的诗句一:《临江仙》朝代:明作者:杨慎  体裁: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关于长江的诗句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作者: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故人西辞黄...

描写时间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描写时间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和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老学难成,日月如梭趱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