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译文]尊敬鬼神却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这样就算是智慧了。

  [出典]《论语雍也》

  注:

  1、【原文】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3、【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4、【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5、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进步。春秋时代尽管疑神论开始发展,但从整个思想界及民风看,卜筮巫术思想还很浓厚。各国在战争、祭祀、农业等大事上,还时常卜告吉凶祸福。孔子主张”从周礼“,而周礼的主要内容本是原始的神道设教,这种神道设教在形式与本质上又与巫术迷信有直接联系。而孔子怀疑鬼神存在,”不语怪、力、乱、神“,从周礼而疑鬼神,其实是对古礼神道设教的否定,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给周礼注入了新内容。这使孔子要发扬、光大的周礼,是吸收了春秋现实人文精神的新周礼,基本立场有了变化。例如季路问事鬼神,孔子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再把天看成神格的化身。平心而论,当时彻底的无神论者是没有的,只存在程度不一的鬼神怀疑论者。而对当时的历史人物哲学观的评价,只能视其在疑神论道路上走了多远。

  从文献看,孔子是站在时代前列的较开明的疑神论者,在程度上是与子产等人平行或略高于子产等人的。鲁哀公十二年十二月出现蝗虫,季孙感到奇怪,便去问孔子。孔子说:”丘闻之,火伏而后蜇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意思是,其时十二月正当夏正十月,司历官又少算了一个闰月,故实为九月。九月出现蝗虫,是正常的事。孔子据星象运行规律,正确解释了反常的现象,是以科学反对迷信。公元前625年,有只海鸟停息在鲁国东门外,受到大夫臧文仲的祭祀。孔子后来批评臧的行为,认为他”不知“。怀疑是破坏的开端,有怀疑才有破除。后世无神论者,正是在春秋疑神论的基础上发展前进的。故章太炎在《答铁峥》一书中,谈到孔子哲学功绩,”至于破坏鬼神之说,则景仰孔子当如岱宗北斗“。此话虽有溢美之嫌,但从其大者看,却不无道理。

  6、在欧洲、西亚以及印度,宗教是维系人心的力量。许多宗教都信仰上帝,佛教僧徒则皈依于佛。对于上帝、神、佛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从上帝、神、佛的信仰中引申出道德原则。

  唯独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不以对于上帝、神的信仰为道德的根据。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以为”义“的根据不在神而在于人民的生活。孔子再传弟子公孟子(即曾子弟子公明高) 倡言”无鬼神“。儒学不信鬼神,不讲来世、不信天堂地狱和因果报应,而对于道德却有坚强的信息,将道德的根源归之于人的本性(孟子)或群居的需要(荀子),虽然还没有达到科学的道德观,但已基本上摆脱了有神论的道德观。有人认为儒家的道德观可以称为人本主义的道德观,比宗教的道德观为高明。

  7、孔子强调不谈的是一些灵异事件,包括算命迷信这些事情。通常一个人算命十次准一此,九次不准都没人说,那一次准的却被很多人加以宣扬。以今日来说,求神拜佛或者烧香算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人疏忽自己的责任,无法活出人的尊严。

  8、孔子认为人生有正路要走,你不要费太多心思在”怪、力、乱、神“上面。在人的能力所及范围,绝不逃避责任;在人的能力所不及范围,则乐天知命,不再徒逞口舌或强为说辞。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 https://mj.facekun.com/238.html

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出自南宋诗人吕本中的《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赏析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注释①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②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③不知:不知道。④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

韦庄《秦妇吟》诗歌赏析

韦庄《秦妇吟》诗歌赏析
    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少年时,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乾宁元年(公元八九四年)进士及第,释褐,授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庄为判官。后受王建辟,掌书记。未几,朝廷徵为起居郎,王建上表留之。及王建自立为蜀王,庄为其心腹,首预其谋。凡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韦庄应举入京,正值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僖宗李儇...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