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出自《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作品赏析: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关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关冬天的诗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赏析  第一首是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

关于水的诗句 描写水的诗句

关于水的诗句 描写水的诗句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

冠盖满京华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冠盖满京华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冠盖满京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梦李白》其二 梦李白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作品赏析: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