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出自《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作品赏析: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田园诗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作品赏析: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出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人说到今。 赏析  诗中提到的林和靖,是指宋诗人林逋,在神宗末年,隐居于孤山梅岭,经常放鹤湖中,不婚不宦,肃然自适,有“梅妻鹤子”之称,是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梅花又称腊梅,严冬百花凋零独自香。象征着高洁、坚贞。    《红楼梦》中的李纨,人物描写得也有林和靖的高致,她出身金陵名宦,性格平和娴淑,嫁与贾珠...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作。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