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此名句出自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tian)(指新疆),诗人兴会更无前。

赏析: 

          毛主席这首诗有很高的艺术浓缩性。仅用一首小令,共四十二个字就把中国近百年的过去和今天写了出来。上阕写旧中国,下阕写新中国,两相对比,异常鲜明。虽是实写,但也用了艺术的象征手法。上段的“长夜”(即:黑暗)象征压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下段的“天下白”(即:光明)象征共产党所创立的新中国乾坤朗朗的气象。

   上阕三句,从黑暗写到百年来横行肆虐的坏人、恶人、敌人再到全国各族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不得团聚的惨景。一口气勾勒了中国百年的近代史。

   下阕笔锋一转,诗人心情大变,景物豁然明朗。第一句化用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虽典出唐人之诗句,但心意更为壮阔高远,仅改一个“声”字为“唱”字,不仅意境更美,而且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及感受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形式植入其间。犹如郭沫若所说:“这点石成金的飞跃性点化,表现着时代的飞跃、思想的飞跃、艺术的飞跃。”(见郭沫若《一唱雄鸡天下白》一文)

   接着是“万方乐奏有于阗”,于阗古时指西域的国名,这里代指新疆各民族。毛主席用“于阗”二字不但押了一个很难押的韵脚,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运用起来轻松自如,自然流利。紧接着又引出最后一行大欢乐、大开怀的心情:台上是歌舞不断,台下是诗人唱和,一幅乐陶陶的欢欣鼓舞的画面不禁跃然目前。 这首诗还有一个艺术特色值得注意。即全诗字数不多,但使用的数词却有三处,“百年”、“五亿”、“万方”这些数词表现了毛诗一贯伟岸的特征,同时在这首具体的诗中也起到布局安排上完整性、统一性及意义上的历史性。

 

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叫《阳关曲》),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笔者以为,此诗是中华诗坛稀少难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通常的送行诗;它奇妙地借助于时空的变换...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出自唐代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 一作:想得)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