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赏析
  这首咏物写于何年,诸说不一,可能是诗人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为书记,入蜀时所作。扶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他的《韩冬郎即席二首》,有“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春”句。作者赴蜀,在这年冬天,有《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一诗。这首诗或者是在这年所作。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首联奇峰突起,异彩光芒。裛裛(yì),香气盛貌。虽然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香气沁人,可是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很不适时宜。作者的品格才华,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正是生非其时。长期在过漂泊的游幕生活,正是处境艰难。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颔联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同是月下赏梅,作者没有发出“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赞叹,把梅花比作风姿姣好的美人;也没有抒写“月中霜里斗婵娟”一类的颂词,赞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独出,先是埋怨素娥(指月里嫦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主管霜的青女“不饶霜”。在作者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没有梅花,她也会让月色皎洁的。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袒护梅花。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摧残梅花,这种难言的怨恨,正与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饱和。颈联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又有什么用呢?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令人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尾联“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作者发问:梅花为了谁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在此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也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诗人自己就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
  作为咏物诗,最好的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篇》)。此诗写梅花,同时又写作者身世。这两者结合得如此完美,正像天衣无缝,看不出点拼凑的痕迹,这就显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 https://mj.facekun.com/1104.html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

形容感情深的诗句 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形容感情深的诗句 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我在漫天风雪的回忆里披荆斩棘、你却在哪一个的字典里演绎皈依。 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把悲伤掩饰得天衣无缝。 为谁唱离歌、对谁说情话、给谁写天涯。 谁用微笑假装自己不悲伤。 把醉了的明天寄托在潘...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富平少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张放十三岁就世袭得了富平侯的爵位,他年幼无知,根本考虑...

12条有关写景的优美语句

12条有关写景的优美语句
1、庐山石径逶迤入古亭,茂林深处鸟鸣清。登高远望四方景,一道峰峦一道青。 2、小溪秋色枫香乌臼两相依,红叶随风伤别离。群鸭岸边勤对镜,旧装渐褪换新衣。 3、天成岩寺寺入山崖石做瓦,佛观殿外嶂连崖。碧空崖上水滴泄,胜似阳春雨打葩。 4、天成奇峡中断丹岩水自流,竹筏轻荡乐悠悠。鸳鸯引向涟漪起,疑是晴空梦里游。 5、朝霞绚丽多彩,仿佛是人世间最美的景色。可是,晚霞的美丽也毫不逊色. 6、观象山...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