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王维: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诗句“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王维: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 https://mj.facekun.com/109.html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

86条超惊艳的句子,怕以后找不到先收藏了

86条超惊艳的句子,怕以后找不到先收藏了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

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全诗赏析

毛泽东: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出自《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品赏析:        诗作首联从动态入手。“飞峙”句写山,“跃上”句写人,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碧纨(wàn):绿色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这里指妇女...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