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赏析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https://mj.facekun.com/1032.html

有关春季的诗句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有关春季的诗句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描写秋天的诗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描写秋天的诗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万事销身外, 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出自唐代杜秋娘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韵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