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出自唐代高适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参考翻译

译文二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②客心:自己的心事。转:变得。凄然:凄凉悲伤。③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zhāo):明天。▼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像这样没有多少具体背景的诗很不容易确定其作年,但周勋初在《高适年谱》有一个绝妙的推测,他将此诗系于天宝九载(750年),根据是:“高适游踪虽广,然离梁宋而至远地,亦不过闽中、幽州、陇右、河西、剑南数地而已。高适至闽中时,年岁尚轻;次至幽州时,未及‘霜鬓’之年;至陇右、河西、剑南时,已甚得意,与此诗内▼

赏析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关于描写雨的诗句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关于描写雨的诗句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宋代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描写景色的诗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

描写景色的诗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