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其实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我本想学“乘桴”退出官场,现在不▼

参考赏析

赏析

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而“以彼物比此物”,就很难不露痕迹。但这四句诗,却是不露“比”的痕迹的。“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

赏析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1094年(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11▼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经典爱情诗句、经典诗句大全

经典爱情诗句、经典诗句大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赏析  此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   此词名扬于时。苏轼有题跋云:“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从迁客游……诵少游事甚详,为予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黄庭坚跋此词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