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注释① 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

参考赏析

赏析二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

赏析三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

创作背景

古时,每年在春秋时节,人们会两次祭祀土地神。这两次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和秋社。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非常热闹。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时节可以停止劳作,做一些斗草、踏青、荡秋千之类的游戏,这首词就是以春社为背景所写。▼

赏析一

归飞的燕子,飘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限美好。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人。下片写人物。撷取烂▼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https://mj.facekun.com/5986.html

表达爱意的诗句

表达爱意的诗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爱情诗句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出自明代的《七夕二首·其一》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玉露:指晶莹的露水。唐杜甫《秋兴》诗之一:“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即此意。金风:秋...

“嘈嘈切切错杂弹”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嘈嘈切切错杂弹”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下句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整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

描写石榴花的诗

描写石榴花的诗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 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 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