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意欲:想要。捕:捉。鸣:叫。▼

参考赏析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赏析二

这首诗先是写儿童放牛时候的轻松心态,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走一边歌唱,心情何等得畅快,嘹亮的歌声在树阴间回荡,这是一幅悠闲的景象。后作者笔锋一转,写儿童不知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为别人捕捉的,总之为了不惊动树上鸣叫的知了,儿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俨然一副认真的模样,这与前面边放牛边▼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https://mj.facekun.com/5914.html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泰山不能损坏...

有关月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有关月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

“日落长沙秋色远”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日落长沙秋色远”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日落长沙秋色远的下句是“不知何处吊湘君”。整句: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