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出自宋代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注释若:如果。何:为何。...

参考赏析

道理

文学意义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兄弟出于对李白的深沉...

关于山水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关于山水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至今思项羽...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