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

参考赏析

鉴赏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七夕爱情诗词: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赏析

七夕爱情诗词: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赏析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     全词立...

关于风景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于风景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 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 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注释①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②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③不知:不知道。④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

有关春季的诗句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有关春季的诗句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