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往今来,山河之上不会存在永久的界限。角声中,牧民频繁的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去去。而这其间触目的荒凉,谁能说的清?唯有西风肆意吹着那苍老的丹枫。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那些幽怨之情应是无法计数的。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昭君的情有多深,就像深山的夕照,深秋的雨。注释①...

参考赏析

鉴赏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

赏析

这是一首出塞词。将豪放之情寄寓在婉约之形中,这种风骨,自有词以来,除了李煜、苏轼、辛弃疾之外,也就要数纳兰了。无怪乎王国维先生评价纳兰性德的词是:北宋以来,唯一人尔! 本词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便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来开篇,一句话便道出了事事变迁,朝代更迭,江山频频易主的必然性和不...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京兆府栽莲》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赏析  这首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和感...

那些意境绝美的古诗词

那些意境绝美的古诗词
一水一山,一雾一霜,一杯酒,一盏孤灯,一陋室,对一个心中有无暇美好愿景的人,何陋之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在闹市,在雾霾,无论喜与悲,爱与恨,情愁思绪万千,还得精神抖擞的生活。喧闹中无法静,那就品一杯咖啡或一杯茶,细细品味古人的内心和我们的内心是否一致。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出自宋代贺铸的《石州引·薄雨初寒》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园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的粗心是:我笔挺地躺在孤寂荒芜的村庄里,自个并不感到悲痛,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