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年轻时,拖延是坏毛病;40岁后,懂得“拖拖拉拉”是真智慧

年轻时,拖延是坏毛病;40岁后,懂得“拖拖拉拉”是真智慧

拖延,光就字面上看来,似乎是个负面的名词。“议题太复杂,延到下次的会议讨论”、“检讨会不见结论,只好下次再处理”。每当媒体报导上用到这个词,无论在政治或是经济面,给人的印象似乎都不太好。但是,我认为在人的一生当中,“拖延战术”有时候确实是必要的。
举例来说,联考时,在摊开考卷之后,发现第一题就是最困难的题目,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坚持要依序解题的人,很可能在困难的第一题花太多时间,最后还来不及解完第四题时,时间就已经到了,结果遗憾地落榜。在这种状况下,应该“延后”对第一题的挑战,尽量先解会的问题或擅长的题型,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得分。
正确判断哪些事该施展“拖延战术”
工作也是一样。你所负责的工作,以及在办公室里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中,应该也包括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你经过判断之后,觉得这个工作“虽然会花点时间,不过努力一下还是能处理好”,那么一开始就着手进行,之后会比较没有压力,也能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当然,“代替部属向客户致歉”、“月底设法抢救低落的业绩”这种紧急的工作项目,处理起来再麻烦,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就迅速解决。但是,办公室里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些事情实在不必急着处理。像是提振公司全体业绩、提升企业形象,这种靠你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推动的工作,或是办公室里所有主管应该思考、面对的议题,我建议你,不必犹豫,尽管将这些工作延后处理吧。
工作上讲求效率,如果你能迅速拿出成果,一定能够获得上司及部属的肯定。但对于职场责任较重、同时还得烦恼家庭与子女教育问题的上班族来说,如果判断“这个问题太困难,而且不必立刻处理,时间会解决一切”,先决定拖延一阵子再处理,就是明智的抉择。
大多数的烦恼,都应该“放着不管”
若是看到这边你依然放不下,我可以多举出几个适合“延后处理”的例子。在办公室里,每个人应该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烦恼。以我来说,在写书的这一刻,我心里也在烦恼着眼前的问题:“下周的节目来宾还没决定”、“如果众议院真的正式解散,该请谁来当特别节目的主持人呢?”乃至于个人生涯和工作的中、长期计划:“我就这样在广播公司待到退休,真的好吗?”、“该规划一下春季节目档期了,有没有什么能争取到新节目的好方法?”我烦恼的问题不只是在办公室里,家庭方面也包括房屋的改建、孩子的升学等等,多方面的烦恼,也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说清楚想明白。
人生在世,烦恼无所不在,如果太在意,将踌躇不前,无法往目标迈进。遇到这样的烦恼时,可以先试着什么都不要想,将烦恼本身“延后”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放着不管”,或是设法从脑海中“消除”烦恼。
以刚才的例子来说,可以试着放松心情,换个想法:“以前也没有找不到特别来宾,或是因为这样就开天窗的例子啊,总有办法的。”、“如果不坚持要找名人主持,马上就能决定人选了。”中长期的烦恼,也能一笑置之:“反正就尽人事,听天命吧。”家庭上的烦恼,也不用看得太严重:“反正改建房屋的事,委托包商处理就好了。”、“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也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愿吧。”
如果还是很难放下,不自觉就是会挂在心上,那么我要提出一个问题。你还记得一年前这个时候,自己在烦恼些什么事情吗?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有的人连一个月前的烦恼,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除了遇上大震灾,必须为重建而努力的受灾户,或是有家人生病住院这种大事,其他无论公私方面的烦恼或令人挂心的事,大多都会在几个月内忘得一干二净。多数烦恼在延后处理的过程中,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与其面对烦恼发愁,不如放松心情,云淡风轻地对自己说一句“总会有办法的啦。”
人际烦恼全部可以“暂时不处理”
有时候,在职场中最令人感到烦恼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与周遭的人际关系。“这次的特别企画,我想交给A和B负责,可是他们两人之间好像有什么心结……”、“能被选为组长是很高兴,不过小组里的成员似乎都各怀心思,很难统整意见。”、“上司比较器重和我同期进公司的B先生,因为我和上司的工作方式有太大的不同。”……
这样的经验,也许你也不陌生吧?我自己也遇过一、两次这样的经验。一般人遇到这种状况时,可能会觉得自己总该做些什么才行。
以刚才的例子来说,也许有人就会想到“我来邀A和B一起吃顿饭,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吧”、“应该个别找小组成员来谈谈,告诉他们我的想法”、“我应该告诉上司心中的不满”……总之,为了解决烦恼,有的人会直接做了再说。只是,真的行动之后,或许才会发现,有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

心结不是靠吃顿饭就化解的
当然,有时候在行动之后,事态很可能会好转。但是,他人之间的心结、小组成员各怀心思、和上司的想法及工作方式有出入,并不是你做了什么,就马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与其烦恼周遭的人际关系,不如先处理手边的工作,过一段时间再思考应对的方法。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做事,所以为了巩固立场,会维护自己的行为,容易说出比较偏颇的意见。所以相处不融洽的A和B,很可能会在工作上坚持己见,就算你在中间充当和事佬,表面上可能吃顿饭就和解了,但想从根本解开两人的心结,还是有些困难的。小组成员各怀心思,就算听了你的想法,一时表现出服从的态度,但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风险或考验,很可能又会立刻掀起反对声浪,这点一直是组织统合上的一大考验。既然如此,烦恼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难道不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神的行为吗?
幸好,现在大多数的办公室都有定期的人事调动,只要忍耐几个月或几年,其中一方很可能就会被调职到其他部门去。到时候,可能就会遇到和你比较有共鸣的部属,或是能够欣赏你的上司。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在半年或一年之后,你现在所烦恼的人际关系问题,或许就会得到解决,或是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是烦恼了。
试着告诉自己:“烦恼是自己的损失”,大可延后思考、处理,先解决其他重要的工作吧。
最后一件要延后的事……
在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时,心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挣扎。这样的情绪主要是因为会开始烦恼“要花多少时间?”、“会有好结果吗?”、“好像很辛苦”这些负面想法。其实,我也有过同样的挣扎。只是一般状况下,人付出努力,通常不能立即看到成果。
“我希望在明年、或后年的上半年,就能够升职成部长。”这个想法要实现,前提是必须有人推荐你当部长。“这次一定要让新产品的销售量翻倍,超越年度业绩领先的A公司。”这个想法要实现,必须靠消费者大力选购。这两种想法,没有其他条件的配合,努力的心血也无法化为成果。我们在心里会想“是不是得花很多时间?”、“真的能看到成果吗?”、“会不会中途就累了?”面对目标感到不安,是理所当然的,我也不时与这样的内心“挣扎”对抗。
许多人在努力之后,如果没办法看到成果,就会想“为什么还没有成果?”时间久了,就会逐渐丧失动力,放弃努力。但是,只要能持续下去,我相信一定能有所改变。像我这样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能够在办公室里成功逆转胜,在职场外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多亏了延后思考内心的挣扎,在努力的过程中,为了不让精神和肉体感到过度负荷,我选择轻松地想:“总有一天,一定会看到成果的。”尽量让自己平心静气度过每一天。
越是急于追求结果,内心就会越“挣扎”,这样只是作茧自缚,导致停留在原地动弹不得。对你而言,这才是摆脱现状计划中最大的风险。所以请尽量放松心情,保持“如果有成果,就是赚到了”的心情,享受每一天吧。(资料来源:《不满意也不讨厌的工作,我该怎么办?:循环人的工作窍门,让你马上摆脱现状》;清水克彦著;林佑纯译)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咏》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赏析  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

唯美的句子:不同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人生

唯美的句子:不同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人生
1、若你随风隐去我即用岁月丰盈勾勒一笔淡淡的馨香,拢一许阳光润笔,泼一幅丹青画卷,揽旧日琉璃,涂抹那深切的伤于湄水之滨寻一场伊人相顾。 2、当你毫不怀疑地相信一个人,那么你最终有可能得到两种结果,要么得到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要么得到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教训。 3、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4、我们发心做事情的时候,一遇到状况,心就不定,力量就散了。若是有一个坚定的信...

描写爱情的诗句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描写爱情的诗句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

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

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