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其实,是我们不愿放下那些过去

文/陈默安

人生最难跨过的一关,是自己那一关。唯一能够阻碍我追寻幸福的,也是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没来由的伤害乘虚而入,因为太痛,所以你不忘,也不敢忘,旧伤疤没有愈合的一天,那上面叠满了你亲自留下的新鲜伤口,而你竟然在那强烈的痛楚中,才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真实地存在。

总是有很多人安慰你:“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的确,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过不去的,是你被撕扯得千丝万缕的心情。

很多事情过去了,但你仍然不明白,仍然想扭转情节,仍然想改写结局,更多时候,你只是想记得,不想忘记。

每天上班吃饭搭公交车买快餐回家看电视上床睡觉,像一具游魂,忠贞是一种习惯,信任是一种习惯,生活也是一种习惯,习惯到最后就麻木了,所有的一切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到有点儿乏味。

一种深沉的悲哀如同冬夜里静静落下的雪,层层覆盖在你的心上,不知道那悲哀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悲哀的颜色,你只能感到自己好像一个透明的幽灵,渺小地、没有重量地存在着。

直到有一天,你对某人的高度信任碎裂瓦解,或是他如同扑熄火苗般无情地将你的希望全数毁灭,那一瞬间天崩地裂,你痛到几乎魂飞魄散。

没有人喜欢深陷在痛楚中,却有很多人难以拒绝痛楚的诱惑。

因为痛楚让你感觉到自己真正地存在,痛楚是一种刺激,激发出你心底最深层的憎恨与悲伤,你像是要毁天灭地那样地哭、那样地愤怒,过去你竟然从未这么深刻地存在过,整个世界仿佛绕着你癫狂的情绪打转,整个世界只有你。

有人曾问智者,为什么很难原谅别人?很难放下过去的伤害?

智者曰:“它们是你拥有的全部,你不断拨弄着你的旧伤,以便它们在你的记忆中保持新鲜,你从不想让它们被疗愈。”

你相信吗?疼痛是会上瘾的。

它在你的眉心劈下那一刀之后,转身离去之前,你自己已经将那把利刃捡起,架在心上。

被母亲遗弃的孩子,选择不停回想母亲临走时无视自己的哀求,坚决转身的那刻;看到男友一边抽烟一边满不在乎地说“其实我本来就没爱过你”的女孩,则疯狂地在脑海重播那句足以剜破心肝的话语。

在恍惚的梦境里,在日常生活里,你不断重返被伤害的时刻,如同反复播放一卷录像带,从那千百次调阅的影像中,想找出一点点蛛丝马迹,是否在伤害发生之前已然有所征兆,或者还有一丝挽回的机会。

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信任犹如粉尘被风吹散,自尊像是地面上的积水,太阳一照便蒸发无踪,破碎的爱与信仰只是过去遗留的回音。

到那时候,你突然发现,那片刻生命崩塌的记忆,竟然成为你唯一能够保留下来的物事。

原来只要不停重回那一刻,就没有来不及的问题。

于是你立起招魂幡,一次又一次召唤往事,任凭不堪的记忆穿透灵魂,在那强烈的痛楚中,你心中的记忆一次比一次鲜明。

哲学家尼采曾说:“只有不断引起疼痛的东西,才不会忘记。疼痛是本能,是维持记忆力最强有力的手段。”

你自残千百次,只为了记住他伤你的那一次。

或许是,你心知自己禁不起第二次的大意引来的悔恨,禁不起第二次被深深信任的人伤害。为免重蹈覆辙,你逼自己不能忘怀曾经像无助的青蛙,仰躺在桌上让解剖刀将你开肠破肚。

渐渐地,你不愿再向外界伸出手,生怕又有人会在上面划下见骨的一刀,你躲在过去的受伤记忆里,有一种奇异的安全感。

你已经复习过千百次的那个画面,脚下的柏油路旁有青草长出,远处天空有一片乌云飘来,还没点亮的路灯垂着头看你……被伤害的当下如同4D电影,你比谁都清楚每一个细节,比谁都明白下一步即将发生什么事。

一切都在你的预想之内。包括再一次重返现场的痛楚。

可是对你来说,这远比再被突如其来的伤害重击一次来得好。

到最后,你根本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个人当年划下的那一刀,过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还是汩汩地流着血,等不到愈合的那一天。

印度佛学大师寂天菩萨说:“我们就像不明事理的小孩,在寻求痛苦的缘由时,却临阵退缩。”

事实上,有许多伤害本来就是一次性的,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允许、你的执念,它才能像把锯子,不断地在你心上拉扯,而紧紧抓着那把锯子不放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其实,是我们不愿放下那些过去 | https://mj.facekun.com/5111.html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出自唐代诗人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其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赏析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埽,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思念的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思念的诗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去年花里逢君...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