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人生哲理诗句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诗眼:诗人的洞察力。②孔林:指...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出自宋末诗人黄庚的《江村即事》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赏析  晚秋,百花凋零,难以显示秋色。而芦花、蓼花这些既无花的形状,也无花的色彩,更无花的香味,或根本难以算得上是花的花,却开得正好,无边无际,青青苍苍,最后独占了秋光。这两句并无轻视、鄙薄芦花、蓼花的意思,而是说芦花、蓼花在天气肃杀时烘托出无限的秋意。可用于描绘晚秋景色。秋颜红...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