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秋天景色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https://gs.aguanjie.com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微语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微语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生活就应该过的像一首诗、或一首曲,不求口口相传但愿琅琅上口,诗意、曲意过得去即可。这便是在这所谓的逼仄的生活里,也应该有的生活格调。将生活过成一首诗,在我看来更为简单的理解只是,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一点。比如说在闲暇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出去走走,站在阴影下看阳光在地面慢慢的消散;攒一个月的钱看一场演出;一件小事捡一个灵感……一切都无关于文艺或俗咖,只关于生活品质。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赏析  从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有关于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