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舍生取义的名言

  舍生取义的名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9、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1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13、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6、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1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19、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20、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舍生取义名言

  21、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3、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2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5、视死如归。——司马迁

  26、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

  27、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28、一个人要勇于赴义,敢于求真。——威尔逊

  29、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舍生取义造句 关于信任的名言 开卷有益的名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舍生取义的名言 | https://mj.facekun.com/1672.html

2015正能量语录,每天看一条每天学一点

2015正能量语录,每天看一条每天学一点
当人生开始迷茫,慢慢迷失了原有的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时,不妨看看那些经典的励志语录,也许,它们会给你指点迷津。 1.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2.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4.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5.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6.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7. 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何处去...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文]学业还有不精,品德还有不好的,那么,不是天资太低,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   [出典]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注:   1.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散文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   2. 这篇文章是宋濂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他从得书的艰难、从师的不易、奔走的劳苦、生活的朴素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用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