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舍生取义的名言

  舍生取义的名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9、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1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13、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6、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1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19、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20、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舍生取义名言

  21、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3、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2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5、视死如归。——司马迁

  26、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

  27、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28、一个人要勇于赴义,敢于求真。——威尔逊

  29、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舍生取义造句 关于信任的名言 开卷有益的名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舍生取义的名言 | https://mj.facekun.com/1672.html

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有关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有关冬天的诗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参考赏析 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

关于中秋月亮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