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赏析
  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前两句写花开。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刚劲,一者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李贺写诗构思精巧,包孕密致,于此可见一斑。次句“小白长红”写花的颜色,意思是红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显得格外精神。
  后两句写花落。日中花开,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自伤自悼。李贺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正是年青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犹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想到红颜难久,容华易谢,不免悲从中来。“落花不再春”,待到花残人老,就再也无法恢复旧日的容颜和生气。末句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落时身不由已的状态。“嫁与春风不用媒”,委身于春风,不须媒人作合,没有任何阻拦,好像两厢情愿。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只为盛时已过,无力撑持,春风过处,便不由自主地坠落下来。这句的“嫁”字与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发显得悲苦酸辛。当时盛开,颜色鲜丽,宛如西施故乡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残“人老”,非复当时容颜,抚今忆昔,倍增怅惘。结句婉曲深沉,制造了浓烈的悲剧气氛。这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村居》描绘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像,是一幅天然景象和活动着的人物交融在一同的、充满活力、春意盎然的乡村日子图像。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柳树拂堤,孩童们兴味盎然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

中国历史上最悲伤的10首诗词,有些悲伤永远读不懂

中国历史上最悲伤的10首诗词,有些悲伤永远读不懂
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无奈,都融入那简单的情诗中。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ldq...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赏析
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赏析:       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